各镇政府,冶金工业园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、双山香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,金港街道、后塍街道、德积街道办事处,波音真人app下载_亚洲十大信誉平台-官方赌场:各部门、市直属各单位(公司),各条线管理单位:
《张家港市打造千亿高端纺织产业三年行动计划(2025—2027年)》已经波音真人app下载_亚洲十大信誉平台-官方赌场:第5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,现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贯彻执行。
波音真人app下载_亚洲十大信誉平台-官方赌场办公室
2025年4月16日
(此件公开发布)
张家港市打造千亿高端纺织产业
三年行动计划(2025—2027年)
纺织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,为贯彻落实新型工业化相关工作要求,进一步推动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,结合我市实际,特制定本行动计划。
一、总体要求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坚持量质并举,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,走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之路,不断向产业链、价值链高端攀升,提升高端纺织产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。
二、主要目标
以科技创新、提质增效为目的,以设备更新、工业上楼为方法,以安全生产、环境保护为底线,聚焦项目引领、企业壮大、金融助力,坚持“三化”导向(产业高端化、产品时尚化、企业绿色化),实施“三品”战略(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),进一步巩固我市纺织产业的发展基础、提升发展优势,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端纺织产业集群。力争到2027年,全市纺织产业产值规模达1000亿元,打造毛纺、棉纺包芯纱、棉纺织印花布、化纤(特种纤维)、特种纱线和针织服装六大百亿细分产业集群。
三、主要任务
(一)服务高端纺织项目建设。围绕项目建设需求,常态化、规范化开展高端纺织项目认定工作,支持、服务优质纺织项目建设加码提速。做好已认定高端纺织项目推进情况跟踪,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,从土地、融资、项目审批等方面加强服务指导,帮助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推动已认定高端纺织项目快速建设,早日达产见效。3年内,新上超亿元高端纺织项目40个、超10亿元高端纺织项目6个,完成项目投资100亿元,新增产值150亿元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、市资源规划局、市数据局、市政府办公室<金融>,各区镇、街道,市纺织行业协会)
(二)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。支持纺织企业实施智改数转网联,创建基础级、先进级智能工厂,3年内,纺织企业基础级智能工厂建成率争取达到50%以上、先进级智能工厂建成5家以上,对符合条件的技术改造项目予以政策支持。鼓励纺织机械企业积极对接纺织企业,定期举办“纺织机械供需对接会”“技术研讨会”,邀请上下游企业参与,促进直接沟通。宣传引导、支持服务纺织企业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、贷款贴息等上级政策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,提升纺织设备智能化、自动化水平,减少用工、能耗等成本。3年内,新增营收超百亿元企业1家,超30亿元企业5家,超10亿元企业15家,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,纺织企业完成技改投入共100亿元,新增产值150亿元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、市财政局,各区镇、街道,市纺织行业协会)
(三)推动规下企业升规纳统。结合“五经普”数据,做好升规纳统资料准备,创造良好发展环境,通过邀请参加对接活动、纺织协会实地走访等方式,支持鼓励企业融入全市纺织产业链、供应链,推动波音真人app下载_亚洲十大信誉平台-官方赌场:达标纺织企业尽早升规纳统。指导企业完善财务、税务等统计制度,建立统计填报体系。通过3年时间,实现100家有发展潜力、成长性好的纺织企业升规纳统,新增产值50亿元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、市统计局、张家港市税务局,各区镇、街道,市纺织行业协会)
(四)推进印染产业集约集聚。积极对上争取全市印染行业发展专项规划调整,落实“四区六点”规划布局,制定全市印染行业集约集聚发展工作方案。加快推进印染集聚区内相关涉土规划方案编制、附着物拆迁(搬迁)和基础设施配套,创造印染项目改建、迁建的有利条件。推动印染企业提出改建、迁建印染项目方案,开展改建、迁建印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,加快实施企业改建、迁建或退出。鼓励企业使用先进生产排放设备,提升绿色发展水平。印染企业关停退出的按照不高于生产设备设施评估净值的20%,迁建的按照不高于生产设备设施评估净值的10%,补助给区镇、街道统筹使用。通过3年时间,印染集聚区、保留点内现有企业全部完成改建,10家以上企业完成迁建入区,总投入超30亿元,新增产值50亿元。2030年底前,完成30家以上企业退出、其余企业全部迁建入区集约集聚发展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、张家港生态环境局、市财政局、市资源规划局、市数据局、市水务环保集团,各区镇、街道)
(五)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宣传。强化中国精纺·毛衫名镇、中国氨纶纱名镇等品牌宣传,提升细分领域优势产业集群知晓度和认可度。引导纺织企业树立品牌意识,加快从OEM(代工生产)向ODM(设计生产)和OBM(自有品牌生产)转型。支持纺织服装企业培育塑造网络品牌。举办张家港自主品牌纺织服装评选活动,鼓励户外运动服饰企业冠名赞助体育赛事和户外运动活动,营造良好的自主品牌建设氛围。支持纺织服装自主品牌设立工厂店、品牌店,鼓励区镇、街道在前期给予一定支持。依托长三角纺织行业质量提升示范试点建设,积极开展质量创新活动。强化纺织行业质量品牌建设,开展品牌价值评价和品牌推广活动,支持企业参与“江苏精品”“苏州制造”认证,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、质量竞争力强的区域品牌,扩大长三角区域质量品牌效应。到2027年,打造“江苏精品”“苏州制造”品牌认证产品15个,间接带动纺织行业新增产值30亿元。(责任单位:市市场监管局、市工信局、市商务局、市融媒体中心,各区镇、街道,市纺织行业协会)
(六)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生态。支持企业通过校地合作研发、人才共同培养等方式,进行科技、高端、环保、时尚产品的开发与设计。抢抓户外运动、冰雪经济等细分领域市场持续升温、消费升级的红利,拓展运动户外、冰雪装备、沙发面料、窗帘、墙布等新兴应用领域。探索与知名高校、院所、省内外专业检验检测机构共建公共研发、测试等平台,建立“揭榜挂帅”机制,加强新产品开发能力。依托龙头企业,通过外引内培等方式,建设研发、检验中心,服务全市纺织企业。鼓励市内高校院所开设纺织服装研发、设计、加工与生产相关专业,为纺织企业提供人才支撑。3年内,建设省羊绒产品质检中心等具有技术研发、工艺设计、技术转移、检验检测等相关功能的公共平台2—3个,鼓励纺织企业自建研发测试平台5个,纺织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300件,主导参与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制修订10项,间接带动纺织行业新增产值30亿元。(责任单位:市科技局、市委人才办、市教育局、市工信局、市人社局、市市场监管局,各区镇、街道,市科学技术协会、市纺织行业协会)
(七)推进园区平台载体建设。推动高新区高端纺织产业园、德积高端纺织产业园建设,结合印染集聚区等因地制宜建设功能齐全、产业集聚、特色鲜明的高端纺织产业园区,引进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、环境友好型的高端纺织企业。利用好张家港市低效工业用地提升“一件事”办理协调服务机制,打通业务壁垒、强化要素保障,服务纺织企业实施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、工业上楼。对符合条件的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和工业上楼项目,予以政策支持。3年内,全市建成高端纺织产业园区3个,纺织企业实施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、工业上楼项目超15个,建设载体平台超30万平方米,间接带动纺织行业新增产值30亿元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、市资源规划局、市发改委、市财政局,各区镇、街道)
(八)发挥优势企业集聚效应。用好“南北挂钩”“东西协作”工作机制,加强跨区域技术共享与产能协作,优化区域产业布局,大力发展产业链中技术含量高、附加值高的产业。帮助企业对接国际知名、高端展会资源,鼓励企业拓展“一带一路”等海外市场,扩大国际市场份额,形成新增长点。支持企业通过“走出去”进行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、先进研发能力和技术、终端渠道等领域的投资并购。健全完善境外投资服务机制,全力为企业安全出海保驾护航,引导优质企业做大市场、做精产品、做强竞争力。(责任单位:市商务局、市发改委、市工信局,各区镇、街道)
(九)大力发展线上电商直播。加强同头部平台合作,推动服装、纺织品等线上直播带货。加强对现有直播基地和直播平台的扶持,构建直播电商产业集聚区,引进培育有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直播机构、主播资源。大力发展跨境电商,带动内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。对达到一定快递数量的企业,给予快递费用优惠。到2027年,孵化年销售超亿元以上直播企业1—2家,全市纺织企业实现年线上销售50亿元,间接带动纺织行业新增产值30亿元。(责任单位:市商务局、市交通局、市工信局,各区镇、街道,市纺织行业协会)
(十)推动金融赋能产业发展。发挥“张家港基金”优势,支持企业对外实施并购重组,收购品牌、样板工厂及研发机构等,做大做强优质企业。通过融资租赁、保理等形式支持纺织企业技术改造、研发、校企合作、人才培养、拓展产品应用领域的投入。针对企业质地优、发展潜力好的纺织企业,精准对接资金需求,助力企业跨越发展、渡过难关。积极撬动省、苏州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先进高端制造产业基金等上级基金,支持纺织企业发展。3年内,实现各类资金投向纺织相关企业及项目共30亿元。(责任单位:张创投集团、市政府办公室<金融>,各区镇、街道)
四、保障措施
(一)强化组织协调。健全工作机制,市纺织行业专委会对全市产业发展工作进行系统谋划、科学布局,统筹推进技术攻关、产业对接、融合发展等工作,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。强化工作落实,行动计划印发一个月内,各项任务牵头单位须细化相关工作方案,常态化推进相关工作。
(二)落实资金保障。强化政策引领作用,全面落实上级产业发展政策,组织实施核心技术攻关项目、专精特新认定、智能工厂项目等。发挥各级财政专项资金和各类创投资金的引导作用,加大对龙头企业、重点平台的支持力度。
(三)营造良好氛围。打造本地纺织服装会展活动品牌,积极组织承办行业发展、产业对接等活动。鼓励企业参加国内外专业展会和经贸洽谈活动,提升张家港纺织服装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实力。